︱2025.05.22
︱點閱數:10

咳、痰、喘,慢性阻塞性肺病

咳、痰、喘,慢性阻塞性肺病

王先生邊走邊咳,用力咳痰就像是要將整個肺咳出來一樣,咳得面紅耳赤。坐下後喘了一會兒,身
吸一口氣才說「蔡醫師!我咳嗽和喘很久了,去大醫院檢查說是慢性阻塞性肺病,已經用藥控制好幾
年了,上個月感冒喘咳嚴重,還住院治療了好久才出院。」


他咳了一口痰、順了順呼吸之後繼續說「胸腔科醫師說這個病會讓肺功能變很差,用藥也只是減緩
症狀而已,一不小心感染就會變得很嚴重、甚至會有致命危機。我沒有抽菸,胸腔科醫師說應該是空
氣汙染引起的吧,畢竟台中的空氣並不好啊!前不久,我遇到一位同樣情形的朋友,他說他在蔡醫師
這理調身體,肺功能進步不少,所以,我就趕快來看診了!」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簡稱為COPD,一種常見的、高致死率
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當我們的肺長期曝露在有害的空氣粒子中,像是抽菸、汽車廢氣、空氣汙染…等
等,這些有害的氣體會導致我們呼吸道的慢性發炎,長期發炎反應會破壞呼吸道,引起慢性咳嗽,並
會讓肺部失去彈性、而且破壞換氣的功能,最後演變成呼吸困難、喘咳的症狀。
根據統計,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世界衛生組織2019年發布之全球十大死因第3名,每年奪走約300萬人生
命,在台灣,每年有大約5000人死於慢性阻塞性肺病。更可怕的是,它不僅會使肺臟功能惡化,其他身
體功能也會受到影響,例如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等,必須要非常注意。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典型症狀
是慢性、漸進性的呼吸困難、咳嗽及咳痰、喘。早期多無明顯症狀,通常是經過長時間的呼吸道發炎
反應,導致肺部小支氣管狹窄而產生各種呼吸症狀,常會感到胸悶、呼吸不順、氣短、痰多、咳嗽、
運動時呼吸困難之症狀。通常都是惡化到合併感染症狀,出現咳出膿痰、喘不過氣到影響日常活動,
甚至起身活動都喘才會來就醫,而通常這個階段能做的治療有限,最常見的就是支氣管擴張劑、及類
固醇,來改善咳喘的症狀。


中醫方面,慢性阻塞性肺病是屬於中醫「肺脹」的範疇,在中醫古籍《黃帝內經》的《靈樞‧脹論》
中提到「肺脹者,虛滿而喘咳」,在《靈樞‧經脈》中更是清楚描述臨床表現「肺脹滿膨膨而咳喘」,
指出了肺脹的主症是咳喘,先咳後喘,由咳而喘,咳喘併發,並進行性加重。到了清朝的醫書《
證治彙補.咳嗽》中提到「肺脹者,動著喘滿,氣急息重,或左或右,不得眠者是也。」將症狀描述
得更生動,進一步提出肺脹「又有氣散而脹者宜補肺,氣逆而脹者宜降氣,當參虛實而施治。」提示
肺脹應當分虛實辨證論治。
治療方面,中醫認為本病多屬本虛標實證。標實為痰濁、水飲、瘀血和氣滯,痰有寒化與熱化之分;
本虛為肺、脾、腎氣虛,晚期則氣虛及陽,或陰陽兩虛。本虛標實,痰飲伏肺,久則血瘀,瘀可生
痰,痰可生瘀,二者互為因果,形成惡性循環,變成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夙根,痰瘀進一步影響肺脾腎
的氣化功能,形成三臟同病。肺居上焦,肺病日久,治節失職,病及於心,心營不暢,導致喘悸不寧。
心陽根餘命門真火,如腎陽不振,進一步導致心腎陽虛,可以出現喘脫危候。


王先生咳嗽、痰多、氣喘明顯,活動加重,痰色白量多泡沫狀,腰膝痠軟,頭暈耳鳴,畏寒肢冷,
納呆,寐欠安,舌淡苔白膩,脈沉。是屬於脾腎陽虛類型,處方使用黨蔘、炒白朮、茯苓、半夏、陳
皮、乾薑、細辛、五味子、炙麻黃、地龍、炒杏仁、蘇子、葶藶子、黃耆、杜仲、菟絲子…等等。經
過大約2個月調理,咳、喘、痰均有明顯改善,呼吸順暢許多、體力變好,之後加入補肺益氣平喘的藥
物進行第二階段調理。又經過大約2個月左右,王先生回診時說「蔡醫師!我現在晚上都可以平躺睡覺
了,白天活動時喘咳也很少了,實在改善太多了,早知道就要早一點開始吃中藥調理身體啊!」如果
您有相關問題,建議您要尋求專業醫師治療!杏儒中醫關心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