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7
︱點閱數:12

糖尿病腎病變,惡化速度比你預期還快

糖尿病腎病變,惡化速度比你預期還快

吳先生滿臉愁容來看診,他說「蔡醫師!我在大約3~4年前體檢發現血糖有些偏高,空腹血糖是140,
因為那時比較忙碌,就沒有去拿藥。2年前的體檢發現血糖更高了,而且小便有出現蛋白尿,於是就到
大醫院新陳代謝科拿藥控制,醫師說是糖尿病、而且有輕微的腎病變了。」


他停了一下,拿出最新的報告來,繼續說「我在新陳代謝科吃藥吃了2年,糖化血紅色HbA1c大約都
維持在6.6到6.8之間,應該算還可以,不過,醫師說我的腎臟狀況持續變差中,不但是蛋白尿增多,而
且腎絲球過濾率GFR也掉到了41,已經算是差了。不過我不懂的是,我都有吃藥控制啊!為什麼糖尿
病的腎病變惡化的那麼快呢?」

吳先生說「我都很認真吃藥了,病情還是越來越差,所以,我就想說要來找蔡醫師調理身體,看能
不能讓我的身體狀況好轉,讓腎臟功能不要掉那麼快!」
糖尿病腎病變(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是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也是屬於嚴重的併發症。

「只不過是血糖有點問題而已,應該沒關係啦!」…其實,糖尿病是屬於全身性的疾病,控制不良的血
糖,會隨著血液循環到處竄,而腎臟剛好就是血流非常豐富的器官,高血糖會使腎臟呈現超過率狀態,
造成腎絲球過濾速率增加,讓腎絲球會處於高壓狀態而增加腎元負擔,影響腎臟血流的調節機制,血
管內皮產生發炎及破壞,導致腎絲球肥大、腎絲球基底膜增厚、內皮小洞消失、腎絲球系膜變多,隨
著時間演變,血中蛋白質從血管外漏。接著會出現腎絲球系膜溶解、腎絲球的小動脈玻璃樣變性、腎
絲球的瀰漫性硬化、腎小管間質纖維化……一連串的變化,並且隨著高血糖的時間越久而傷害越多、
越嚴重。


糖尿病患者併發腎臟病的機率是一般人的20倍,大約30%的第一型糖尿病人以及40%的第二型糖尿病
人在發病 15 年內會發生糖尿病腎病變,如果加上根本沒在量血糖的診斷前時間,以及初次發現血糖有
問題卻不接受治療的時間,很多都會在知道有糖尿病後的6~7年就出現腎病變了,甚至許多像吳先生一
樣,好像發現糖尿病沒多久九進入腎病變階段了。
在臺灣,大約有超過60%以上的的糖尿病患者同時併有高血壓的情形,血壓高會增加腎臟血流壓力,
腎臟無法承受過高的血流壓力,腎臟血管結構加速產生硬化,腎絲球逐漸壞死,造成腎功能惡化;另
一方面,若糖尿病患者同時合併有高血脂,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及三酸甘油酯(TG)堆積在
血管,便會造成粥狀動脈硬化,導致血管狹窄及阻塞,使腎臟受到極大的傷害。而且血壓偏高、血脂
偏高,都會誘發發炎反應,使發炎細胞聚集進而造成腎絲球的纖維化,使腎臟惡化更快速。


糖尿病腎病變的病程可分為5期:
第1期:腎絲球過濾速率增加,這個階段的腎臟功能依然正常,沒有明顯的症狀。
第2期:又稱為靜止期,腎絲球已經開始出現病變,但這時期的尿液並未出現白蛋白。
第3期:微量白蛋白尿期。腎絲球過濾速率依然正常,但腎絲球卻持續受到損害,尿液中則開始會有
微量的白蛋白,尿液白蛋白排出量介於20-200mg/min。
第4期:明顯尿蛋白時期。此時的尿蛋白會明顯增加,尿液中流失的白蛋白已經大於200mg/min。腎臟
逐漸失去功能,血液中的尿素氮、肌酸酐增加,腎絲球過濾率明顯下降。
第5期:進入末期的腎臟病變,也就是腎衰竭時期,腎絲球過濾率低於10ml/min。此時需要進行洗腎,
也會出現貧血、水腫、血尿、倦怠的症狀。

糖尿病腎病變,在中醫歸屬於「消渴」、「水氣」、「虛勞」、「關格」等範疇,中醫古籍《聖濟
總錄》記載:「消渴病久,腎氣受傷,腎主水,腎氣虛衰,開闔不利,能為水腫。」另外,古籍《外
台秘要》述:「消渴……甚久病變或發癰疽或為水病。」則提到了糖尿病後期常出現的小血管病變,
糖尿病周邊血管病變及糖尿病腎病變。

中醫認為先天元氣,除了每個人先天所帶來的(基因)之外,是需要依賴後天飲食營養的補充,如同中
醫古籍《素問.經脈別論篇》所說:「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
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并行。合於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控制不良的血糖,
在體內就是一種邪氣,在中醫古籍《內經‧素問‧通評虛實論》提到「凡治消癉仆擊,偏枯痿厥,
氣滿發逆,肥貴人,則高梁之疾也。隔塞閉絕,上下不通,則暴憂之病也。暴厥而聾,偏塞閉不通,
內氣暴薄也。不從內外中風之病,故瘦留著也。蹠跛,寒風濕之病也。」其中的「消癉」指的就是糖
尿病血糖控制不良的階段,長期的脾虛胃熱,郁而化火,之後引起氣散陰傷,陰損及陽,氣食少火,
命火衰微,累及五臟。這時就容易出現濕、濁、痰、瘀…等等病理產物,血瘀、痰濁、痰瘀互結及瘀
濁化熱生毒,造成脈絡痹阻,而脈絡痺阻之後會造成臟腑運作功能失常,先天元氣無法獲得後天飲食
的補充,開始出現一連串的臟腑虛損及併發症。
糖尿病腎病變,病因和先天稟賦不足、飲食不節、情志失調、勞倦太過有關,病位在腎,涉及五臟
六腑。病機是本虛標實,本虛是氣陰兩虛、脾腎氣虛、五臟氣血陰陽俱虛;標實是血瘀、痰濁、水濕、
濁毒、濕熱等。其發展規律為燥熱傷陰耗氣,氣陰或氣虛,演變成氣陰兩虛,再進入陰損及陽、陰
陽兩虛,而瘀血、水濕、痰濁等標證貫穿糖尿病腎病整個發展過程,治療上也就是以此為基準。


吳先生來看診時呈現腎虛血瘀、痰濁濕阻的症狀,疲倦、腰痠、噁心、胃脹、下肢微腫、雙腳膚色
黯沉、頭暈、耳鳴、舌微胖舌質暗、舌苔白膩、瘀點多、脈緊細澀。使用茯苓、白朮、半夏、枳實、
車前子、玉米鬚、白茅根、生黃耆、川芎、丹蔘、川紅花等藥材,先以祛濕濁為主,酌加活血益氣來
調理,待其濕濁遏阻改善之後,方向再次調整。接著以益氣養血為主,酌加祛溼益腎才調理,使用生
黃耆、黨蔘、白朮、陳皮、全當歸、丹蔘、赤芍、菟絲子、車前子、枸杞子、川紅花、玉米鬚等藥材,
待其氣血不足之象改善之後,再進行調整藥物。接著以健脾益腎為主,酌加益氣養血來調理,生黃
耆、全當歸、川芎、白芍、熟地、白朮、枸杞子、五味子、車前子、淫羊藿、菟絲子、冬蟲夏草等藥
材,大約經過半年之後,吳先生大醫院的檢查發現蛋白尿改善、糖化血紅素穩定,最重要的是腎絲球
過濾率從原來的41進步到67,他回診實很高興地說「蔡醫師!原本我以為就像是西醫腎臟科醫師說的一
樣,腎臟功能只會持續下降,沒想到我的竟然還進步了,而且來跳升了一大級,真是想不到啊!」

 

如果您有相關問題,建議您要尋求專業醫師治療!杏儒中醫關心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