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31
︱點閱數:785

久咳不癒的慢性支氣管炎

久咳不癒的慢性支氣管炎

吳先生去年底感冒之後,咽喉痛、鼻水的症狀都好了之後,咳嗽卻仍然持續不停,咳嗽、咳痰、呼吸
急促,到大醫院胸腔科檢查之後,才知道是慢性支氣管炎。
前前後後使用了支氣管擴張劑、類固醇、化痰藥、抗生素將近半年,咳喘才稍微緩和下來,不過因
為天氣大幅變化之後,咳嗽又變嚴重了,咳到呼吸困難,還出現下肢水腫的情形,只好緊急住院治療。

來來回回住院、出院好幾次,吳先生終於在上個月好一些了,胸腔科醫師告訴他說因為反覆發炎的
關係,肺功能變得很差,需要好好調養身體,所以,吳先生決定來杏儒找蔡醫師好好調理身體,看能
不能讓反覆發作的情形可以真的好一些,要不然呼吸實在太辛苦了。
慢性支氣管炎,是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之一,好發
於40歲以上男性,主要是因長期抽菸、空氣汙染,以及吸入生物燃料、粉塵及化學有害氣體有關,導
致氣管、支氣管黏膜與其周圍組織出現慢性發炎反應,支氣管發炎後,其管狀構造便會開始腫大,並
分泌過多的黏液,阻礙管道內空氣流通,進而引發咳嗽或呼吸困難等不適症狀,不分季節都有可能發
作,更可能併發阻塞性肺氣腫與肺心病等慢性病,導致肺功能變差、降低身體活動能力。
慢性阻塞肺病,是一種呼吸道長期發炎導致無法恢復之呼吸道阻塞,使得氣體無法通暢地進出呼吸道
的疾病,其中包括:慢性支氣管炎與肺氣腫兩大類型。這類疾病不但會讓患者的身體不適,生活品質
也會因而下降,因為長期咳嗽、咳痰、運動會喘的症狀,大大影響了生活及工作;且患者通常還會伴
隨心血管疾病、心臟衰竭、骨質疏鬆、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及憂鬱等全身症狀。根據統計,此類患者
較一般人減少6~10年壽命,第一次住院後一年內的死亡率高達20%,和一般人比則增高8倍感染肺炎風
險,罹患肺癌機率更是常人的二倍。

吳先生所患的慢性支氣管炎,因肺部氣體交換功能不良,往往會出現「咳、痰、悶、喘」等症狀,
初期可能只有在冬天發生咳嗽、多痰的情形,隨著病情持續進展,症狀可能逐漸加重,咳嗽嚴重,或
者痰呈泡沫黏液狀、呼吸不順,就會覺得好像一年到頭都咳不停的現象。


中醫方面,慢性支氣管炎是屬於屬於中醫「咳嗽」、「喘促」、「肺脹」的範疇,在中醫古籍《黃
帝內經》的《靈樞‧脹論》中提到「肺脹者,虛滿而喘咳」,在《靈樞‧經脈》中更是清楚描述臨床
表現「肺脹滿膨膨而咳喘」,指出了肺脹的主症是咳喘,先咳後喘,由咳而喘,咳喘併發,並進行性
加重。到了清朝的醫書《證治彙補.咳嗽》中提到「肺脹者,動著喘滿,氣急息重,或左或右,不得
眠者是也。」將症狀描述得更生動,進一步提出肺脹「又有氣散而脹者宜補肺,氣逆而脹者宜降氣,
當參虛實而施治。」提示肺脹應當分虛實辨證論治。
本病的病因有外感、內傷兩大類。外感咳嗽為六淫外襲於肺,內傷咳嗽為臟腑功能失調、內邪於肺
。外感咳嗽屬於邪實,為六淫外邪犯肺,肺氣壅遏不暢所致,內傷咳嗽多屬正虛邪實併見,為臟氣虛
損、痰火煉郁所致。


中醫治療上,除了會依體質辨證論治之外,也會依照病程發展不同階段來調理。
1. 急性發作多因外感誘發,則依照外感區分為風寒、風熱,主要重在祛邪,當辨別寒熱。
1. 風寒多為咳白色泡沫稀痰,以杏蘇二陳湯、小青龍湯為常用處方。
2. 若咳痰黏色黃、舌紅苔黃脈數,則屬痰熱證,宜清熱化痰,如清肺湯、清氣化痰丸、貝母
瓜蔞散為常用處方。
2. 病程慢性遷延,多屬正虛邪戀,需標本同治。
1. 肺虛咳嗽證:咳聲低弱,痰吐稀薄,喘促短氣,氣怯聲低,自汗畏風,舌質淡紅或偏淡,
苔薄白,脈軟弱。治療以補肺益氣,祛痰止咳為主。常用處方:玉屏風散。

2. 脾虛痰濕證:咳嗽反覆,咳聲重濁,痰多,因痰而咳,痰出咳平,痰黏膩或稠臭成塊,色
白或帶灰色,清晨或食後咳甚痰多,食甘甜油膩物加重,胸悶,脘痞,嘔惡,食少,體倦,
大便時溏,舌苔白膩,脈濡滑。治療以健脾燥濕,化痰止咳為主。常用處方:蔘苓白朮
散、苓桂朮甘湯、二陳湯加減。
3. 腎虛痰喘證:喉間痰鳴,喘息氣促,動則喘甚,呼多吸少,氣不得續,形瘦神憊,跗腫,
汗多肢冷,腰膝痠軟乏力,頭暈目眩,夜尿頻,尿後餘瀝,舌苔淡白或黑潤,脈微細或沉
弱。治療以補腎納氣,化痰平喘為主。常用處方:腎氣丸加減。
3. 緩解期,病情暫時穩定,由於患者病根未除,容易復感外邪,而使病症復發或加重。由於肺、
脾、腎之虛上未解決,故宜補脾益腎,培土生金法來調理。
吳先生因是年輕開始的老菸腔,呼吸道長期的發炎導致肺功能受損,延至慢性支氣管炎之後,咳嗽
痰多、呼吸喘促不順,來看診時是屬於外感風熱的尾端,雖已用過許多西藥治療,但仍痰多黏稠黃,
所以,先以前述的清熱化痰來調理,處方使用貝母、瓜蔞仁、黃芩、橘紅、桔梗、蒲公英、天花粉為
主來調理,待其風熱症狀消退。之後進入慢性期症狀,吳先生是屬於肺虛咳嗽的體質,使用生黃耆、
白朮、防風、黨蔘、陳皮、杏仁、麥門冬、五味子、全瓜蔞等藥材,大約經過2個月之後,病情穩定無
復發,進入緩解期的調養,使用補脾益腎、培土生金藥材,熟地黃、山茱萸、澤瀉、茯苓、白朮、陳
皮、山藥、黨蔘、青皮、菟絲子、淫羊藿等,連續調理大約數月之後,吳先生咳嗽幾乎十剩其一,呼
吸平穩,體力改善,各項生理機能都有進步,也都沒甚麼喘了,他回診時很高興「蔡醫師!原來中醫
的調理這麼有效,早知道就趕快開始,我之前剛開始生病時真的好痛苦喔!」


如果您有相關問題,建議您要尋求專業醫師治療!杏儒中醫關心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