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3
︱點閱數:13

植牙後傷口感染,原來是糖尿病併發症作祟

植牙後傷口感染,原來是糖尿病併發症作祟

陳先生一年前做了植牙手術,一開始沒有甚麼狀況,後來在回診時發現植體附近有一個小小的膿包,
清進去之後確定是細菌感染,而且細菌已經侵蝕到骨頭了,接下來就是不斷的清傷口、抗生素治療,
過了3個月之後,狀況終於穩定、傷口也癒合了。


沒想到又過了幾個月,陳先生有一次用餐時,竟然發現植牙的植體鬆脫,還流出了不少的膿和血,
他趕緊到大醫院治療。檢查之後,確定是細菌感染、是慢性骨髓炎的階段,而且應該和陳先生的糖尿病
控制不良有關。口腔外科醫師移除陳先生的植體,並進行清瘡手術、高壓氧、抗生素治療,不過因為
局部的糖尿病併發症的關係,局部的血液循環很差,傷口復原狀況不好,陳先生和家人討論之後,決
定找中醫好好調理身體。


糖尿病常會出現周邊神經病變與周邊血管疾病,高血糖的高滲透壓狀態下會造成血管內皮發炎,造
成動脈硬化及血管壁基底層增厚,之後會形成組織血氧通透性變差、血液凝聚功能增強,血栓便容易
形成,進一步引起血管腔狹窄、阻塞,造成末端組織缺血,這就是血管病變。高血糖也會造成周邊的
神經細胞會產生缺氧、進一步產生傷害,也就是脫髓鞘變化,沒有了絕緣用的電線皮,電傳到這個地
方就會往外亂竄,這就是神經病變。這兩者加在一起,只要有些許的感染,就容易被放大,當細菌繼續
深入,進入骨髓腔之後就變成了骨髓炎,就會演變成不只細菌感染的問題而已,更被認為是缺血性的
疾病。傷口長不起來,細菌又能大量繁殖,當然就會越爛越大。
口腔周圍的骨髓炎,較容易侵犯下巴骨,起因一般是因為牙齒的細菌感染或是手術外傷後的二度細
菌感染,例如,牙髓根尖發炎、牙冠周圍炎、牙周病、拔牙或骨折外傷等,急性骨髓炎通常需要手術
清除發炎本體,並配合使用抗生素來控制病情。若是沒有完全清除,就有機會演變成慢性骨髓炎,此
時的破壞範圍將繼續擴大,並且可能侵犯所有的顎骨、甚至是耳道周圍的顱骨,此時的治療就可能需
要截斷切除半邊顎骨了,會變得非常麻煩而且容易復發。而且,口腔是個充滿雜菌的空間,完全無法
做到無菌,所以,感染的傷口更加容易失控。

 

中醫方面,糖尿病患者出現的感染,除了感染之外,還要考慮糖尿病所帶來的神經病變、血管病變,
控制不良的血糖,在體內就是一種邪氣,進一步會產生血瘀、痰濁、痰瘀互結及瘀濁化熱生毒,並
因為本虛抵抗外邪能力弱,容易感受風、寒、濕、熱、毒邪等侵入,造成脈絡痹阻,也就是小血管損
傷及小神經損傷。這是屬於中醫的由虛致邪,邪實加重氣血運行而致瘀,由瘀變損,寒、濕、熱諸邪
乘虛犯絡,陽氣不足,寒濕入絡,血瘀不暢,氣血凝滯,經脈阻塞,閉塞不通,氣血失養則足厥,導
致撞傷久久不癒、或是傷口難以癒合。最早在中醫古籍《黃帝內經.素問‧痹論》,就提到這種主要
以血脈症狀為主的痹證,也就是「血凝而不流」,並指出證見皮膚變色,皮毛枯萎,肌肉頑痺等。糖
尿病的慢性傷口,在中醫辨證上大多屬於正氣不足,血脈瘀阻,淤毒互結,灼傷脈絡,化於瘡瘍,其
病機與「久病入絡」相同。在中醫古籍《素問.調經論》指出「病在血,調之絡。」清代名醫王清任
在《醫林改錯》中也指出「久病入絡傷血」表明「絡」與「血」及「絡病」與血瘀有密切相關。中醫
調理上,必須調理氣血與腎氣,同時也要調理各種造成脈絡瘀阻的病機,血瘀、痰濁、痰瘀互結及瘀
濁化熱生毒,以及各種外邪所造成的病理變化,不是單純活血化瘀可以解決。
陳先生對於糖尿病就是皮皮的,吃藥看心情、飲食隨便吃,甚至植牙時直接對醫師說血糖控制得很
好,直到出現感染發炎控制不下來時,才覺得要看醫生了。在口腔外科清傷口時,抽菸還是抽得很兇,
醫師告誡他抽菸會讓血液循環變很差,不利傷口復原,但是他就是明明身上滿是菸味,也還能大言
不慚地說沒抽菸,直到傷口真的爛到見骨了,紗布一拆就湧現出滿滿的膿液。針對陳先生的中醫調理,
依照他的體質給予針對性治療,先以養血益氣為主,促進小血管生長、增加血液循環量,患部的組

可以得到更多的營養及含氧量,就可以開始長新組織替換舊的感染組織。再來逐漸增加通絡、化痰
濁、清熱解毒的藥物,提高對細菌的處理能力,接下來逐步增加托裏扶正的藥物,去腐生新。
在陳先生的配合之下,經過半年多的中醫調理,他的傷口從原本的暗暗爛爛的狀態,逐步恢復血色,
被細菌侵蝕的深部骨組織也逐漸長出新的骨骼,結締組織、筋膜、肌肉組織也逐漸恢復,豐富的肉
芽讓他的傷口分泌物轉變成鮮紅色的血色,之後傷口漸漸癒合、縮小。陳先生很高興地說「中醫調理
真的很有效,我以後真的不敢再抽菸了,也會好好控制血糖,口腔清潔會依照醫師指示來做,希望不
要再出現傷口了!」

 

如果您有相關問題,建議您要尋求專業醫師治療!杏儒中醫關心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