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28
︱點閱數:61146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中醫治療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中醫治療

【蔡易昌中西醫師 杏儒中醫診所院長】

 

 

什麼是類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種以關節滑膜炎為特徵的慢性全身性自體免疫性疾病,而這種慢性的發炎性疾病,其發病機轉至今仍然不明,一般認為與遺傳基因及環境促發有關。長期反覆的滑膜炎,導致關節內軟骨和骨頭的破壞,造成關節功能障礙,甚至殘廢。而血管炎病變累及全身各個器官,故本病又稱為類風濕病。此病的盛行率約為1%,女性較常發生,女性約為男性的三倍,較易發病的年齡主要在30~50歲之間。這些失控的自體抗體(類風濕性因子RF),不分敵我,最常侵犯的部位是四肢小關節,其次是肌肉、肺、皮膚、血管、神經、眼睛等,因此可算是一種全身性的疾病,病況輕微時僅傷害到局部關節造成僵硬疼痛,嚴重時則會引起全身的關節腫脹疼痛及損壞,甚至造成殘障。


 

類風濕性關節炎判斷標準
這個疾病的初期症狀並不一致,所以發病到被診斷出來平均花了9個月,也因此,美國風濕病學院(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簡稱為ACR)於1987年集合專家重新擬定一套簡單而準確的診斷標準:其中1至4項至少需有六週以上的時間,若病人符合七項中的四項即可診斷為此病。  


1.  晨間關節僵硬大於一小時
2.  同時至少有三個或以上的關節區發炎
3.  手部關節炎(腕、掌指關節或近端指間關節腫)
4.  對稱性關節炎
5.  類風濕結節
6.  血清中類風濕因子呈陽性(>1:32)
7.  X光有典型的變化

 

類風濕因子(Rheumatoid factor, RF) 在1940年由Waaler發現,而Rose在1949年發現羊紅血球加上RA血清會發生凝集反應而確定與RA之關係。RF是臨床上常被檢測的項目,與類風濕性關節炎有很密切的關係,是RA的診斷標準之一。RF主要是一種對抗IgG的IgM抗體,在成人的RA約有60~80%存有RF,但幼年型RA則只有10%。但在許多內科疾病也會出現有陽性的RF,如感染性心內膜炎、結核病、梅毒等,且一些常見的免疫風濕疾病,如紅斑性狼瘡、硬皮症、皮肌炎等,也有可能出現RF,所以並不具有專一性。但是當RF效價越高時,關節破壞程度會越高,也越常併發血管炎、皮下結節以及較差的預後,所以通常RF陽性的類風濕性關節炎較陰性者來得嚴重些。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與遺傳基因有關的疾病,直係親屬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與直係親屬沒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比率為4:1,表示父母一方有類風濕性關節炎,則其子女便有較高的患病機率,也就是與基因(尤其HLA-DR4)有關。

 


至於病程則因人而異,「活動期」與「緩解期」交替出現
「活動期」時,會倦怠、食慾不振、虛弱、貧血,且常見「晨僵現象」,顯示出關節正受發炎反應所侵犯,漸漸產生腫、熱、痛。最常出現的部位是手指近端、手指和手掌間、手腕、足部的腳趾和腳掌之間等部位關節,而膝、足踝、肩及其他部位的關節也可能受侵犯,但較少見。此外,侵犯的部位常有「對稱」的情形,即在身體左右兩側同一部位都出現症狀。


「緩解期」常在不知不覺中出現,上述所有的症狀都減輕。這種情形可能持續數星期、數月、數年,甚至終身不再犯,但大多數患者在經過短暫的「緩解期」之後,因某些因素觸發如發燒、感染、情緒變化等而再次進入「活動期」,關節也就因為反覆發作之下逐漸變形、僵直而失去活動能力。

 

中醫如何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
中醫將類風濕性關節炎歸屬於『痺症』範疇,根據其臨床表現不同,又有『厲節』、『頑痺』、『尪痺』等名稱,其中又因其病程長、病情頑纏的特點,且以肢體關節腫大疼痛、僵直畸形變形、骨質改變、筋縮肉卷、肢體不能屈伸為主症,與『尪痺』最為類似,說明RA不同於一般的痺症,具有難治性及破壞性等特點。發病多因素體虛弱,風寒濕熱等外邪乘虛侵襲,內客經絡骨節,久留不去,痺阻氣血而成。


臨床上根據其症狀辨證論治如下:
一.風濕熱痺型:關節紅腫灼熱疼痛,屈伸不利活動受限,重著感,晨起僵硬,多有惡風發熱,口渴或渴不欲飲,小便黃,舌紅苔膩或黃膩。
治療方法:清熱養陰,除濕通絡。
常用方藥:竹葉石膏湯加減。


二.風寒濕痺型:週身關節疼痛劇烈,晨起僵硬明顯,關節屈伸不利,遇冷痛甚,得熱痛減,常伴發熱惡寒,出汗,舌淡苔薄白。
治療方法:溫散寒濕,祛風活絡。
常用方藥:黃耆防己湯加減。


三.氣血失調型:肢體關節酸痛或變形,肌肉萎縮,骨節煩疼,活動受限,筋脈拘急,常伴腰膝酸軟無力,面色無華,眩暈,心悸氣短,食少大便溏,舌淡苔薄白。
治療方法:調補氣血,補腎通絡。
常用方藥:補中桂枝湯加減。


四.痰瘀痺阻型:關節腫脹變形,屈伸受限,痛處不移,肢體麻木,皮色紫暗或皮下結節,舌暗紅淤班淤點苔薄白。
治療方法:活血化瘀,祛痰通絡。
常用方藥:補陽還五湯加減。


中醫對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不管是『活動期』或是『緩解期』,都可以依照體質給予治療,活動期可以使病情緩解下來,減少關節的破壞,加速病程進入緩解期;緩解期可以調節體內免疫失衡狀況,慢慢達到減少發作、降低發作強度甚至使其維持在緩解期而不發作。當體內的免疫系統逐漸穩定之後,不分敵我的自體抗體就會逐漸減少,也就是讓它重新認識誰是自己人,誰是壞人,不會亂殺一通了,慢慢的就沒有這種失控的情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