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25
︱點閱數:660

腸躁症來搗亂,腸胃大暴走

腸躁症來搗亂,腸胃大暴走

【蔡易昌中西醫師 杏儒中醫診所院長】

 


『蔡醫師!我只要緊張或壓力大時就會肚子痛、想拉肚子…去做過西醫的檢查,腸胃科說我是甚麼大腸的神經緊張!…什麼是大腸緊張呢?』

是的!這就是大腸激躁症!


 

2014-0425-01  

 

您有沒有想過,我們從嘴巴吃進食物之後,它是如何在腸胃道中蠕動呢?

其實,這都是靠我們腸胃道周邊的自主神經系統來控制,讓食物慢慢的、同一方向性的移動,才能被我們的胃消化、腸子吸收、肛門排便。

重點來啦!就是這些自主神經系統失調了,造成了腸胃的蠕動波不一致,有的地方該動卻不動、或是不該動卻亂動,就會造成腸胃出現腹脹、腹痛、腹瀉、便祕、排便不順、排不乾淨…等感覺了,這就是大腸激躁症的真相!


 

2014-0425-02  

 

根據統計,台灣至少有20%的人有大腸激躁症的困擾,其中女性又比男性多,大概是2:1,是男性的兩倍,而且隨著工作忙碌生活緊張,發生率也越來越高。
 


什麼情形要考慮是大腸激躁症呢?
常見症狀如:腹痛(通常在排便後症狀會緩和)、排便習慣改變(如腹瀉或便祕或兩者輪流出現)、腹脹、大便帶黏液、排不乾淨感。另外,也有可能會合併有一些上消化道或是自律神經系統的症狀,像是如非心因性胸痛、心口灼熱、吞嚥困難、胸悶等,或者有一些非腸胃道症狀如疲倦、頻尿…等問題。

 

 

2014-0425-03  

 

大腸激躁症基本上被認為是功能上的問題,而不是結構上哪裡有問題,也不是感染及發炎所引起。所以,西醫的治療上,通常是以病人的主要症狀用藥為主…例如病人主訴是腹瀉為主,可以使用抗乙醯膽鹼或止瀉藥;若是便祕為主,則可以使用軟便劑及促進腸蠕動之製劑或使用纖維製劑;病人若以腹痛為主,可以使用抗乙醯膽鹼及三環抗憂鬱劑;另外病人若有焦慮症狀,也可以使用抗焦慮藥物。

中醫則認為大腸激躁症是和肝氣不順、肝鬱脾虛、痰濕、氣積阻滯相關,所以治療上會依體質不同及症狀不同,加以不同的調理,就可以慢慢使腸胃的蠕動正常、規律,該動的時候動、該休息的時候休息,如此一來不但可以解決腹痛、腹脹或是腹瀉、便秘輪流出現的不適感,也可以慢慢減少發作頻率,達到不發作的目標,而不只是單純治便秘或是腹瀉的單一思考模式。


 

2014-0425-04  

 

建議您,如果您有類似的症狀,要盡早就醫治療,才能早日脫離那種緊張絞痛的生活喔!

杏儒中醫關心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