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19
︱點閱數:726

遠離高血壓,中醫從根本治療

遠離高血壓,中醫從根本治療

 【蔡易昌中西醫師 杏儒中醫診所院長】

 

『蔡醫師!我公司體檢時量血壓是150/95,但是我又沒有不舒服,這樣不治療有沒有關係呢?』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甚麼是高血壓?

 

 

血壓是指血液流經過血管時,血管壁單位面積所承受的壓力。量測血壓時會得到兩個數字,一個是收縮壓、另一個是舒張壓,代表心臟跳動時肌肉收縮(systole)或舒張(diastole)時的血壓值。一般來說,收縮壓超過140、或是舒張壓超過90就是高血壓。





 

高血壓的症狀通常並沒有專一性,有些會感覺到頭痛、頭暈、失眠、呼吸短促、胸悶、頸部酸痛等症狀,但是還有許多人是沒有症狀的,所以,也容易被大家所忽略,而沒有好好去治療它,一段時間之後,這個無形的殺手,會造成身體嚴重的併發症,像是心臟擴大、心肌梗塞、腎衰竭、腦中風、失明、半身不遂、…嚴重時甚至是危害生命。

西醫治療高血壓,常見的是以利尿劑、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甲型交感神經阻斷劑及甲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鈣離子阻斷劑、血管升壓素轉化酶抑制劑、血管收縮素接受器拮抗劑、直接血管擴張劑…等,每種藥物的作用機轉都不同,也都有不同的使用限制。

中醫認為高血壓主要是為肝腎陰陽失調,陰虛為本、陽亢為標,所以,治療上和西醫方式不同,必須依體質不同加以不同調理,並不是只要單純加入降血壓藥就會有效!

常見的分類如下:
1. 肝火亢盛型:頭痛、頭脹、頭暈、面紅耳赤、煩躁易怒、大便便秘、口乾口苦。
    治療:平肝潛陽,瀉熱降火。

2. 陰虛陽亢型:頭暈頭痛、頭重腳輕、耳鳴眼花、失眠健忘、心悸多夢、腰痠腿軟。
    治療:滋陰平肝,疏郁寧心。

3. 肝腎陰虛型:頭昏眼花、目澀而乾、耳鳴、手足心熱、腰酸腳軟、足跟痛、夜尿頻數。
    治療:滋腎養肝。

4. 陰陽兩虛型:頭暈目眩、心悸氣短、步履不穩、失眠易驚、形寒肢冷、便溏納差、遺精陽痿。
    治療:育陰助陽。

5. 痰濕阻逆型:頭暈頭重、身重如裹、心煩胸悶、食少、嘔惡痰涎、舌苔厚膩。
    治療:祛痰化濕。

6. 氣虛血瘀型:頭暈目眩、神疲肢倦、氣短乏力、胸悶心痛、心悸怔忡、舌瘀點。
    治療:益氣養陰活血。

 

 

  

 

中醫治療高血壓,著重在分型治療,更是以恢復身體自我調節血壓的能力為目標,並不是單純血壓高了就降下去而已,所以,只要能夠配合治療,就能夠改善喔!

杏儒中醫關心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