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31
︱點閱數:444

中風最怕後遺症,中醫治療免驚

中風最怕後遺症,中醫治療免驚

  【蔡易昌中西醫師 杏儒中醫診所院長】


有位許久不見的病人,由家人推著輪椅進到診間,一張嘴要說話,口水就控制不住地流下來…原來是上個月中風了,剛從醫院辦出院就立刻來診了!

 

 

 

根據統計,全世界每6秒鐘就會1人因為腦中風而死亡,在台灣每年大約有35000人發病,而有將近15000人死於腦中風。隨著醫學進步,腦中風的死亡率從1980年代的每10萬人口79人,至2012年時降到了每十萬人口47.5人,十大死因排名也從第一名掉到了第三名,但是,中風所造成的『失能』卻是另一個更需要我們注意的問題!

也因為中風後的存活率越來越高,所以,治療的大方針便要朝向減少病人的功能損失、提高生活能力為目標,不是讓患者『只是』活著,而是要讓他們能『生活』,活得有品質。

西醫的治療,在中風後的黃金3小時內,注射靜脈血栓溶解劑是最重要的治療,穩定之後,再搭配各式各樣復健療程,來想辦法降低患者的『失能』。

中醫治療方面,臨床上著重在症狀的觀察,一般可分為『中經絡』、『中臟腑』兩個等級。

中經絡沒有神智改變,中臟腑則是有神智改變。下面是常見的體質症狀分類:
一.    中經絡(無神智改變)
(1)    風痰阻絡型
症狀:半身不遂、遍身麻木、舌強語塞、口眼歪斜、頭暈目眩。
治療:熄風化痰、活血通絡。

(2)    肝陽上亢型
症狀:半身不遂、遍身麻木、舌強語塞、口眼歪斜、頭痛頭暈、面紅目赤、心煩易怒、口苦、尿赤便乾。
治療:平肝潛陽、化痰通絡。

(3)    痰熱腑實型
症狀:半身不遂、遍身麻木、舌強語塞、口眼歪斜、咳痰量多、腹脹便秘。
治療:化痰通腑。

(4)    氣虛血瘀型
症狀:半身不遂、遍身麻木、舌強語塞、口眼歪斜、氣短乏力、少氣懶言、自汗出、手足腫脹、便祕。
治療:益氣通絡、活血化瘀。

(5)    陰虛風動型
症狀:半身不遂、遍身麻木、舌強語塞、口眼歪斜、眩暈耳鳴、煩躁失眠、手足心熱。
治療:滋陰潛陽、熄風通絡。

二.    中臟腑(有神智改變)
(1)    痰火閉竅型
症狀:神智昏聵、半身不遂、鼻鼾痰鳴、身熱、肢體拘急、抽搐。
治療:清熱化痰、醒腦開竅。

(2)    痰濕蒙竅型
症狀:神昏、肢體癱軟、不溫、痰涎壅盛、面白唇暗。
治療:豁痰熄風、辛溫開竅。

(3)    元氣衰敗型
症狀:神昏或昏聵、肢體癱軟、手撒肢冷、汗多、二便失禁。
治療:益氣回陽、救陰固脫。

 

 

 

中醫的治療,著重在中藥內服與針灸結合,配合臨床症狀及體質分類,加以不同調理,就可以慢慢讓體內氣血運行順暢,促進受損的腦細胞修復,恢復身體原本的機能囉。
杏儒中醫關心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