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腸胃又打結了嗎?
【蔡易昌中西醫師 杏儒中醫診所院長】
在您身邊是否常聽到有人為以下的困擾煩心?
『食物才剛吃進嘴巴裡,就開始肚子痛想拉肚子…』
或是『一遇到開會或緊張的事情,就會不斷跑廁所…』
腸胃不舒服,是多數人常有的問題。但是約有20%的人,正被一種十分難纏的腸胃問題所困擾:常常肚子痛想排便、雖然排便後較舒服、卻又好像排不乾淨的感覺!
您也有這樣的困擾嗎?
小心!您可能是腸躁症喔!
大腸激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通常簡稱腸躁症,雖然它不會致命,但是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卻是很大的困擾;經常在有重要事情時、或是情緒壓力大時特別容易發作,儘管工作、考試、人際關係皆受到影響,但作了各項檢查卻都顯示沒有問題。
腸躁症最典型的症狀,就是腹痛和腹脹,再者為排便頻率及型態有問題(如腹瀉、便秘或是腹瀉和便秘輪流出現),患者在緊張或壓力大時症狀會更劇烈,且又以女性出現的機會較高!
腸躁症基本上被認為是功能方面的問題,因為它並不是構造上的問題、也不是感染所造成,它是因為腸胃道蠕動不正常所引起。
一般人吃東西之後,腸胃道必須規律、有方向性的蠕動,讓食物隨著蠕動波慢慢被消化吸收,而到消化道末端時,經過水分吸收使糞便成型,之後產生排便反射、出現便意,而排出大便。但如果腸胃道的活動不規律,使得有些地方反應過度或有些地方反應不夠,就會造成腹脹、腹痛…等情形。而當情緒緊張或是壓力大時,這些因素透過人體的神經傳遞訊息到腸胃道後,會讓原本就已反應過度的狀況更加劇烈,症狀也就更加明顯了。
萬一我們不幸遇到大腸激躁症,該注意甚麼呢?
首先,要先調整平常的飲食習慣,盡量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含酒精食物、含咖啡因食物、容易脹氣的食物,如果本身合併有乳糖不耐症時,更要避免吃乳製品,另外也要減少含蔗糖食物的攝取。
西醫的治療方法,是以症狀治療為主,如果是以腹瀉為主的症狀,一般是使用止瀉藥;以便秘為主的症狀,即給予軟便劑,以及促進腸蠕動的纖維制劑;以腹痛痙攣痛為主的症狀,則是用抗膽鹼藥物來解除腸痙攣;而如果是焦慮或情緒不穩症狀較嚴重的,就是以開抗焦慮的處方為主。
以中醫的觀點看,腸躁症一般和肝氣不順、脾虛、痰濕相關。所以治療上依體質及症狀不同,加以不同的調理,就可以慢慢使腸胃的蠕動正常、規律,該動的時候動、該休息的時候休息,如此一來不但可以解決腹痛、腹脹或是腹瀉、便秘輪流出現的不適感,也可以慢慢減少發作頻率,達到不發作的目標,而不只是單純治便秘或是腹瀉的單一思考模式。
有相關困擾的朋友們,記得要及早治療,就可以及早脫離這種一緊張就腸胃打結的疾病了!